首页 > 尊龙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市值首度超越Twitter,微博这几年放了哪些大招?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8:44    次浏览

今天一大早起来黑马哥的朋友圈就被刷爆了:在美国股市前一个交易日的交易中,微博(NASDAQ:WB)股价在盘中上涨至53.12美元,市值达113亿美元,一度超过Twitter(NYSE:TWTR),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社交媒体。 这一结果一方面当然得益于微博股价自今年2月以来持续上涨,市值较2月份最低点上涨超3倍,迈入“百亿美元俱乐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Twitter股价近期一直表现低迷。尤其是受到谷歌、迪士尼或是Salesforce等潜在收购方基本上已放弃收购Twitter这一消息的影响,Twitter股价较两周来高点24.25美元累计下跌约30%,抹去收购传言后全部涨幅。成立于2006年的Twitter被认为是成立于2009年的微博的鼻祖。在几天前彭博社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也将两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两家企业曾经有很多相似之处——首次面市,这两家社交媒体都以140个字符的“微博客”产品形态出现,实时信息流都在首页最重要的位置放着,都采用单向关注的弱关系。但黑马哥想分享的一个体会是,自诞生之日起,微博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微博客产品,它从一开始就比Twitter的产品形态更多样化,包括率先支持评论、转发时带评论、第一天就支持图片发布,后来陆续支持发布多图、长微博、视频直播等等。这些功能大受用户欢迎。从中也可以看出,微博一直将用户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也正是得益于持续增长且活跃的用户,让微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重回巅峰。那么,这两年来微博到底经历了什么?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黑马哥总结了以下四点,而恰恰是在这几个层面上,Twitter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已经全面落伍。一、用户的变化用户增长是衡量社交平台发展前景的最重要指标。现在微博最核心的用户,已经与四五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地域上的,二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已经占到全部用户的70%以上——补充说一句,在摩根士丹利预计的进一步推动微博用户增长的原因中,就包括了“向低线城市的渗透”这一项。二是年龄结构上的,80后和90后的用户比例超过了80%,这个新的代际用户通常更强调自我,而微博提供的丰富性和自由度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反观Twitter,其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程度远远比不上Snapchat和Instagram——美国投资研究公司PiperJaffray公司发布的最新TakingStockWithTeens调查报告显示,Snapchat是青少年首选的社交平台。 二、产品形态的变化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增长取决于用户体验和用户收获。微博通过满足人与信息的社会化需求,正通过多形态的产品建立起差异化的用户价值。就像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报告所指出的,视频和直播产品正在推动微博用户增长。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微博现在更像是Twitter+Instagram+YouTube的综合平台。比Twitter 晚上线4年的Instagram在短时间内就开始大火,月活跃用户数在 2015年9月超过了Twitter,完全是因为Twitter自己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宽的发展,图片实时分享成为潮流。但Twitter竟然是在Instagram上线一年后才支持直接上传图片……但微博不一样,它是从第一天开始就支持图片分享。随后,针对图片分享又做了多次功能升级。如今的微博不仅可以一次发九张图(又称“九宫图”),还有不少滤镜和贴纸可以用。简单地说,微博就是国内的Instagram。此外,通过秒拍、小咖秀等应用接入,微博大幅降低了视频制作门槛。微博Q2财报显示,自媒体在微博上的日均视频发布量比一季度增长 38%,微博视频日均播放量也比一季度增长235%,可以说,微博已经拥有了成为国内 YouTube 的一切基础。三、定位的变化CNNIC此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微博在“及时了解新闻热点”、“发表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关注感兴趣的内容”、“获取或分享生活/工作中有用的知识”等方面都是用户首选的平台。通过满足人与信息的社会化需求,以及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微博正逐步从实时信息网络向社交兴趣网络转型。相比之下,Twitter现在仍然是实时信息网络。结合刚才提到的微博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虽然从单个的垂直功能上来看,都有相应的社区试图与微博竞争,但正是因为微博平台具有了强大的内容分发能力,让其他垂直领域的社区直接沦为了工具。四、商业生态的变化虽然微博和Twitter的收入仍然是以广告为主,但微博正在构筑基于内容的商业生态。比如过去两年异常火爆的网红经济,微博为各路网红提供了“内容发布-品牌沉淀-影响力变现”一整套完善的支持,自然成为国内网红最主要的孵化平台,接下来,微博势必将从迅速扩张的网红生态中获得更多受益。此外,微博从加强各垂直领域大V的培养力度开始,通过推粉丝头条等产品为自媒体提供更多变现的可能性,使内容创作者可获得持续收益,刺激内容创作者的微博原创力。微博同时还基于视频和直播制作原生广告,通过打赏来激励直播主播等等。而Twitter的收入来源则较为单一。下面,黑马哥想进一步从中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两个公司深层次的不同来总结一下导致其发展差异的原因。一、从媒体环境来看中国市场传统媒体的大面积超预期滑坡,媒体集中式的供给结构解体,个人媒体大爆发,让微博的价值和稀缺性得到显现。而在Twitter主要所在的美国市场,传统媒体影响力仍然较高,它们仍然是主要内容供给方,这对拥有更强分发渠道的Facebook更有利。二、从竞争对手来看当年,很多人乐观地认为Twitter将是下一个互联网广告业的巨头,与谷歌及 Facebook并驾齐驱。但在Facebook和新兴对手如WhatsApp、Line和SnapChat这些对年轻用户更具吸引力的新兴企业的双重夹击下,推特衰败的势头正在加剧。但就像香港晨星投资服务(Morningstar Investment Service)的股票分析师Marie Sun提到的:“微博是中国唯一的社交媒体平台,在本土没有Twitter、Instagram和YouTube之类的竞争对手。”虽然微信在日均活跃用户数上比微博高,但是微信作为私人信息的通用超级APP,其功能与Facebook、Uber、Paypal、Tinder及许多其他应用程序组合相差无几,微博则是寻找和共享名人账户信息的第一站。三、从发展策略上看微博充满了创新和自我革新的精神,准确把握了社交媒体发展过程中从文字分享到图片分享,再到短视频、直播每一个媒体变革的风口,不断完善产品形态,丰富用户体验。此外,微博还抓住了网红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培育起一批以微博为主要社交平台和流量入口的网络红人,这部分用户的活跃度和内容质量较高,也成为商业产品的推广红人。微博也借网红经济在创收的路上顺风顺水。Twitter在此过程中,受累于企业内部人事的变革,屡屡错失时机。四、从开放程度上来看微博的平台属性决定其不自己做内容,而是与相关行业 200 多家 MCN 机构(经纪机构)达成合作,共同建设微博在垂直领域的行业生态,形成从账号到内容、从内容到商业的良性循环。与MCN合作的好处在于,微博强大的分发能力能帮助短视频制作者们快速获取观众,降低视频内容的传播门槛。同时,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微博继续保持社交媒体平台属性不变。 综合上面这些分析,黑马哥想表达的其实很简单,微博超越Twitter,是必然的事情。有报道称,如果Twitter最终无法成功找到买家,将会继续在直播战略上进行拓展,尝试吸引更多的用户。如果事态这样发展的话,依靠短视频、直播超越了Twitter的微博倒可以给前者一定的借鉴了。